討論事項:工作進度報告、實務問題討論、國際議題介紹。
Read More
Latest Posts
Opinions & Comments
有效打擊犯罪與警務工作成本的權衡——以美國預測性警察活動和人臉辨識系統為例
2023-04-26
為求有效打擊暴力犯罪,各縣市政府在新一年度的年度預算中,提高了對警車、偵查車等的購買預算,以至於年度預算大幅增加。此時,我們應當反思,在追求有效打擊犯罪與日常警察活動的成本之間,應當如何權衡?本文欲藉由美國的成功經驗,給台灣未來在面對此問題時的積極建議。
Read More
AI可否作為適格的權利主體?——從AI的創作(例如創作圖像或文章)談起
2023-03-06
AI科技發展日益興盛,最能凸顯者,當屬AI進行的創作行為,而此創作行為能否歸屬給AI,或者必須歸屬給人類,此乃有涉權利主體的意義。
Read More
虛擬抽獎之爭議與規範
2022-11-24
虛擬戰利品箱在不同遊戲中呈現不同的樣貌,其中數值高、價值高的虛擬商品中獎的機率極低,因此常有玩家願意花費大量的金錢增加抽獎次數,此種系統設計為廠商帶來龐大商機。然而,這類虛擬抽獎系統卻存在許多隱憂,本文將說明相關的爭議及法律規範,並提出可能的處理方式
Read More
AI & Publicness
Explainable AI: A Sociotechnical Process
2023-05-17
當Explainable AI在社會中被實施時,會發現它不僅僅是計算機科學家需要考慮的問題,而是需要社會各領域的人一起參與,包含監管者、政策制定者和利害關係人等等。這些視角、視野和欠缺的結構、基礎設施和流程甚至是機構,才是Explainable AI實施的關鍵。
Read More
演算法視角下時空長河畔的憲法星系
2023-05-17
本演講主題著重於本研究所使用之統計技術,並不包含視覺化之說明。採用的方法稱「clustering」,係根據憲法的特徵進行分類,再根據這些分類進行分組。
Read More
Rethinking humanity in terms of identity, privacy and security: from Web3 to Lobby3 and beyond
2023-05-17
本演講為科技、法律、與會計的會合。頭是要顧好本質並Back To First Principle,左手賺錢、右手追根究柢、左腳web3 security、右腳則為ZKP Identity。以上五項為講者金融科技導論課程的主軸。
Read More
「暗網」哪裡不同?以AI來分析台灣海上犯罪網絡
2023-05-17
講者為專門研究社會網絡之社會學家,社會網絡的範疇很大,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臉書即為一例。前陣子因緣際會與刑警局合作,研究以了解猖獗的組織型詐騙網絡,講者過往的研究皆著重於較為「正常」的人際互動或組織內部合作,參與刑警局案件的經驗著實令人眼界大開,過往對於此種犯罪型態的想像僅止於電影情節,然而實際參與後產生了全然不同的想法。以下將分享此一案件及如何用AI技術分析其中的細節。
Read More
YOLOv4 & YOLOv7的發展過程
2023-04-24
去年五月至今年七月七號計一年兩個月內,YOLOR real-time face detection成為世界第一,擊敗了如Google、Microsoft、Amazon等大公司,七月七號又藉由YOLOV7打敗YOLOR。AI第一期時,YOLOV4已是其中相當醒目的計畫之一。
Read More
CBD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中央銀行數位貨幣
2022-12-19
本會議簡報講者與政大法律系臧正運老師、政大外交系陳秉逵老師於2022年10月假Washington DC FinTech Week共同發表之獲選文章「Disciplining Central Banks: Addressing the Privacy Concerns of CBDC and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本文主要討論數位貨幣涉及的隱私問題,以及此隱私問題如何影響到中央銀行獨立性等諸多議題。
Read More
News
企業資安事件頻傳 金管會強化對上市櫃公司資安管理之監管密度
2023-04-24
據媒體報導,近來國內企業資安事件頻傳,包含華航、和泰汽車旗下iRent以及微風集團等皆受到駭客攻擊,導致數十萬名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外洩,凸顯出國內企業對於資訊安全保護之重視程度有待提升。然而,如此之問題並不單純僅是企業對於資安保護意識過於鬆懈,而是在規範層面上監督管理程度本即有所不足,導致資安事件一再發生。
Read More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正對警方運用自動化分析軟體進行審理
2023-01-11
於2022年年底,聯邦憲法法院對德國自由權協會所提的兩件憲法訴願進行審理程序。這兩件憲法訴願之爭點在於,黑森邦和漢堡市警察運用美國軟體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所提供之軟體Gotham以資料探勘之方式進行資料分析並建立個人檔案,以達到預防刑事犯罪之功能,是否合於基本法對個人資訊自決權之保障。
Read More
虛擬貨幣犯罪將被重點打擊
2022-12-08
虛擬通貨因價格波動大,投資風險高,近年來以區塊鏈、虛擬資產為名目的吸金詐騙案件屢見不鮮,金管會對此已多次以新聞稿之形式提醒社會大眾。再者,又因為虛擬貨幣也具有「匿名性」、「經濟價值載體」及「各國針對虛擬通貨監管法令不健全」等特點,因此也常被作為洗錢工具。
Read More
AI Papers
The Rise of Technocracy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Taiwan: Courts, Human Righ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Populations
2021-09-17
Examining Taiwan’s pandemic response through a human rights lens sheds light on a mor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ctive right...
Read More
人工智慧時代的個人資料與疾病控制
2020-09-23
人工智慧可以基於資料進行運算,從人類的行為中推測出其健康情形,即使該等人類行為與健康情形不盡然有直接關係,亦然。同樣地,人工智慧時代中各種數位科技的運用,可以監控特定個人的位置並據以追蹤傳染性疾病,也可以從個人消費紀錄中辨識出懷孕的顧客,甚至可以從社群網站的資料辨別出潛在自殺者。換言之,現代人的網路生活特性,使得上述推測、監控與追蹤成真,無論是社群網站、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以及其他各種主動提供個人資料或被動繳出個人資料紀錄的行為模式,都因此製造了「潛力無窮」的數位足跡。
Read More
Events
障礙、種族/性與照護:新冠疫情批判之中與之外
2023-05-30
全球經歷三年多的新冠疫情衝擊,重啟國境與經濟復甦成為「後」疫情時代多數人對於社會回復「如常生活」所追求的目標。然而,如過去幾年所見,新冠疫病大流行或延續、又或同時加劇既存的結構性問題,對於現下這些「後」疫情時代回歸常態社會的修復想像,更應被視為同是此一殖民—資本主義體系結構下的環節。對於新冠疫情的省思,關鍵的探問在於疫情所中介的社會關係與日常實踐,而障礙、性與種族正是構成社會化的照護再生產關係的核心。
Read More
人工智慧時代的學習新體驗
2023-04-27
國科會專案計劃將於2023年5月19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岳修平特聘教授兼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合聘教授,舉行「人工智慧時代的學習新體驗」論壇。
Read More
The Music License for Digital Distribution
2023-04-24
政大廣電系的新媒體與創業課程很榮幸地在4/26邀請到來自日本東洋大學法律系的安藤和宏教授分享數位發行相關的音樂授權議題。本次講座將探討在訂閱制音樂串流平台以及數位單一市場著作權指令的相關主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