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剩餘」的概念與「監控資本主義」的關係

哈佛大學教授Shoshana Zuboff在其2019年所出版的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The Fight for a Human Future at the New Frontier of Power(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一書中,詳細的說明監控資本主義的形成背景與運作方式,其中指出了「監控資本主義」之產生,乃是源自於Google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資產,即「行為剩餘」(Behavioral Surplus)。

0 Comments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情緒辨識技術:心理學家的質疑
Photo by Andre Hunter on Unsplash

情緒辨識技術:心理學家的質疑

近五至十年來,科技公司陸續投入情緒辨識技術的研發與銷售,成為規模六千億台幣的產業。然而,該技術的理論基礎仍受心理學家質疑——情緒真的如此容易被解讀嗎?本文將依序介紹情緒辨識的學理辯論、目前情緒辨識技術應用的風險以及學者對情緒辨識技術研發上的建議。

0 Comments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情緒辨識AI技術介紹
Photo by Tengyart on Unsplash

情緒辨識AI技術介紹

情緒辨識AI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子類型,專門測量、理解、模擬、回應人類情緒。目前市面上的情緒辨識AI主要用三種方式辨識情緒:臉部表情、語音與生理反應。以下簡單介紹目前最普及的技術。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