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正對警方運用自動化分析軟體進行審理
於2022年年底,聯邦憲法法院對德國自由權協會所提的兩件憲法訴願進行審理程序。這兩件憲法訴願之爭點在於,黑森邦和漢堡市警察運用美國軟體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所提供之軟體Gotham以資料探勘之方式進行資料分析並建立個人檔案,以達到預防刑事犯罪之功能,是否合於基本法對個人資訊自決權之保障。
於2022年年底,聯邦憲法法院對德國自由權協會所提的兩件憲法訴願進行審理程序。這兩件憲法訴願之爭點在於,黑森邦和漢堡市警察運用美國軟體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所提供之軟體Gotham以資料探勘之方式進行資料分析並建立個人檔案,以達到預防刑事犯罪之功能,是否合於基本法對個人資訊自決權之保障。
虛擬通貨因價格波動大,投資風險高,近年來以區塊鏈、虛擬資產為名目的吸金詐騙案件屢見不鮮,金管會對此已多次以新聞稿之形式提醒社會大眾。再者,又因為虛擬貨幣也具有「匿名性」、「經濟價值載體」及「各國針對虛擬通貨監管法令不健全」等特點,因此也常被作為洗錢工具。
馬斯克於甫接手推特時雖曾表明「至目前為止,推特的內容審核政策還未有任何改變」,然而在其接手推特後的短短數週之間,馬斯克便迅速將董事會解散、解雇推特的高階主管們,並因推特營收虧損問題開始對該公司的員工大舉裁員,期間亦有不少員工主動請辭離開。在推特員工人數銳減之際,許多人開始擔憂推特是否仍得維繫其審核假消息與仇恨性言論等不法內容之能力。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日前表示,關於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與分潤議題,由數位發展部負責,由其進行跨部會之協調,並在徵詢各界意見後再對相關政策做成決定。然而,何謂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機制?此一機制可能要解決之問題為何?以及,具體而言,又可以怎麼做?皆有待進一步釐清。
面臨到網路世界的封殺(暫且不論社群媒體所採取的措施是否站得住腳),川普的案子某種程度而言,將在兩間不同的「法院」進行審理:除了川普對於社群媒體公司於美國所提起的司法訴訟之外,去年1月初,臉書將川普的帳號無限期停權後,臉書亦向當時剛成立不久之「監察委員會」提案,詢問就其於1月初所作成之停權決定,是否有符合臉書「保障言論自由」及「安全性」的承諾。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2022年8月中旬提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並舉行「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公開說明會」,邀請PTT、Dcard、Meta、LINE等網路平臺業者與會。雖然在草案公告後即引發各界質疑,NCC並發布新聞稿指出目前仍為初版草案之討論階段,待與各界溝通始會繼續研議;然而,究竟數位中介服務法是什麼?其規範內容為何?而又引發了什麼爭議?仍有必要進一步釐清。
為限制數位市場中大型線上平台業者之市場力量,以避免科技巨擘與日俱增之市場地位而逐漸形成不公平的交易環境,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12月15日向歐盟議會提出《數位市場法》草案,作為歐洲數位戰略其中一項重要部分之具體實踐,以期建構有助數位領域創新發展的公平競爭環境,確保使用者與消費者擁有最廣泛之選擇。
於2021年九月中旬,Facebook的吹哨者Frances Haugen就其所蒐集的Facebook內部文件,在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消費者保護小組的聽證會上進行報告。報告的內容除了揭露Facebook明知並刻意掩蓋Instagram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所造成之負面影響外,也揭露了該公司演算法所造成的諸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