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emic Politics & Law專區引言

Pandemic Politics & Law是科技部補助「新冠肺炎防治的法治反思與公共治理」研究計畫的簡稱。本計畫是以COVID-19新冠肺炎防治為標的,進行法治反思,並探討其與公共治理關係,主要目標有:一、建構加速醫療與防疫各項措施的法律建置;二、建立醫療與防疫的適法組織與正當程序;三、反思醫療與防疫可能遭遇的法律障礙;四、防止醫療與防疫可能造成的人權侵犯。

0 Comments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台灣COVID-19大流行與興起的技術官僚——法院、人權與易感人群保障
Photo by Tim Foster on Unsplash

台灣COVID-19大流行與興起的技術官僚——法院、人權與易感人群保障

在COVID-19這種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下,政府的公權力介入非常強烈,也因此很多國家和學者開始會擔憂公權力的介入將演變成一種行政上的越權,甚至侵蝕到個人權利。相對的,行政越權的反面,也有所謂的「行政不足」,也就是當國家的行政部門在法律面或是行政面上有能力去解決重要的公共問題,卻採取消極態度不去解決的情形。

0 Comments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防疫緊急狀態的法理思辨:法外模式、法治模式與憲政緊急權的競合
Photo by Aditya Joshi on Unsplash

防疫緊急狀態的法理思辨:法外模式、法治模式與憲政緊急權的競合

我試圖在過去關於例外狀態的研究基礎上,從例外/緊急狀態的角度對於我們面對Covid-19的防疫模式進行一些初步的省思。主要嘗試回答以下三個問題:(一)面對這次疫情,我們是否進入了實質上的緊急狀態?(二)如果是的話,如何思考憲政民主國家在面臨緊急狀態時的「腹背受敵」?也就是既要對抗病毒,又要避免國家權力過度擴張。(三)如何從憲政與法治原則的角度,對於台灣當前的防疫體制進行分析、批判與重構?

0 Comments

防疫政策之初探:邊境管制有效嗎?

於最近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中,將台灣評為如平行時空一般的存在,報導中也引用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的說法,認為我國例如入境後須隔離14天等的邊境管制做得比較嚴格,會使一般大眾產生抗疫的成果可以歸功於台灣邊境管制的措施,而在此便想要針對此一議題以數據做為基礎,嘗試釐清嚴格的邊境管制可以達到甚麼樣的效果。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