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

◎ 游皓翔(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生)

一、語源

ESG一詞,為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之縮寫,中文大多譯作「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或「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首見於聯合國全球盟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UNGC)2004年一份題為《Who Cares Wins – The Global Compact Connecting Financial Markets to a Changing World》之報告。

ESG係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用於了解企業組織如何管理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相關風險和機遇之分析框架,被視為市場投資者評估企業或公司經營之指標。

二、內涵

ESG為衡量企業關於永續發展與倫理影響等議題時的三個關鍵因素,著重環境、社會及治理等非財務績效或分析面之長期表現,反映了傳統上未揭露於財務報告,卻對公司估值(value)產生重要性之組成因素。隨著影響企業評價之因素日漸複雜,透過ESG,投資人得依據企業於環境、社會及治理之表現,衡量管理階層之決策方向及企業價值,並作為企業無形資產之評量參考,以提高投資報酬率並降低投資風險。

就企業或公司方而言,ESG是其於經營對環境與社會造成外部性活動時之風險評估,並進而找尋減緩或避免遭受金融監理機關懲處或商譽受損之方法。

(一)發展脈絡

聯合國全球盟約於2004年之報告首次出現ESG一詞並指出,ESG對企業長期財務表現之影響,強調應於資本市場之決策中納入ESG之因素。此外,該報告並建議分析師與投資者以ESG作為評估企業經營之指標,即不只應依據企業之營運表現(財會資訊),亦應根據企業於ESG之表現(非財會資訊)來衡量企業價值。藉由ESG概念之提出,兼顧商業利益與永續發展並創造正面社會效益。

於200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Finance Initiative, UNEP Fi)委託國際律師事務所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撰寫之報告,表明ESG與財務估值相關,並倡議應於投資決策中將ESG納入考量與分析。

隨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和聯合國全球盟約共同發布「責任投資原則(UN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作為將ESG因素納入投資者決策分析及所有權實踐之行動框架,以助於發展永續型經濟之全球金融體系。PRI六大原則中有三原則涉及ESG,即「將ESG議題納入投資分析和決策過程」、「將ESG議題整合納入所有權政策與實踐」、「要求投資機構適當揭露ESG資訊」。簽署PRI之投資機構須遵循並實踐PRI所建立之原則,每年並應揭露其責任投資之執行情形。

(二)ESG三面向

  1. E環境:指企業之環境影響和風險管理實踐,涵蓋企業氣候政策、能源使用、廢棄物、汙染、自然資源保護及生物多樣性等問題,並有助於評估公司所可能面臨之任何環境風險以及公司對於這些風險之管理。
  2. S社會:指企業之與內部及外部利害關係人之關係,涵蓋勞工關係、產品責任、資訊安全、社會正義、種族及性別等議題,甚至供應鏈各夥伴對於人權之尊重。
  3. G公司治理:指企業如何監管自身及領導組織之治理方式,涵蓋董事會素質與效能、管理結構、法令遵循、高級管理人薪酬、防止賄賂及腐敗、利益衝突迴避及少數股東權利之保護等議題。

三、ESG資訊之揭露框架或準則

(一)GRI標準

由「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提出,其「全球永續性標準理事會(Glob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GSSB)」負責制定之標準。自2000年提出第一版(G1)永續性報告指南(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歷經數次改版, 2016年推出GRI永續性報告標準(GRI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2021年發布新版GRI通用準則2021(GRI Universal Standards 2021),並於2023年1月上路。

GRI標準係企業或公司編制永續性報告時,最常被依循使用之標準。GRI標準係以所涉資訊是否具重大性作為判斷標準,公司應將其對經濟、環境與社會帶來重大衝擊,或將實質影響利害關係人進行評估決策時,予以納入,較財務重大性之標準為廣。

(二)SASB準則、IR框架

由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提出,係以揭露具財務重大性之永續資訊所制定之規範框架,針對不同產業別設計重大性地圖(materiality map),提出資訊揭露之量化指標。

國際整合報告委員會(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Reporting Council, IIRC)提出之整合報告框架(Integrated Reporting Framework)或稱IR框架,認為得於短期、中期或長期影響公司創造價值能力之資訊即具重大性而應加以揭露。IIRC與SASB合併組成價值報告基金會後(Value Reporting Foundation, VRF),由VRF結合二者,將IR框架作為SASB準則之上位指導原則,SASB作為其下位具體規範,彼此相互整合。

(三)TCFD準則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其目的在於就氣候相關之財務資訊,提出一套有助於利害關係人了解相關重大風險之揭露架構。

四、相關爭議

(一)ESG結合眾多目標,無一貫性指引

ESG將相互矛盾之目標結合,缺乏一套一致性之指引,以協助投資者或公司企業,在取捨難題上,提供有效建議。

(二)ESG提供之誘因不夠直接

ESG稱公司或企業之良好行為將會為其自身及投資者帶來利益,然實際上若企業將成本外部化,反而可以獲得更大收益;且ESG雖宣稱其對於企業或公司所帶來之獲利更高,然二者間之,於研究上至今仍未獲得一致性之結論。

(三)ESG衡量標準不一

ESG之各種評比系統,納入之項目、權重皆有差異,並無統一標準,相較於傳統之金融信用評等標準下,不同評等系統之結果間具有高度相關性,然現行幾家大型ESG評等系統其評比結果之相關性僅稍稍過半;各評比系統之龐大差異,易生操弄空間。


參考文獻

  • Peterdy, K. (2023, January 17). 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Corporate Finance Institute. https://corporatefinanceinstitute.com/resources/esg/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
  • The Investopedia Team. (2022, September 27). What Is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Investing? Investopedia.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e/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esg-criteria.asp
  •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 Finance Initiative.(2004), Who Cares Wins –The Global Compact Connecting Financial Markets to a Changing World. https://www.unepfi.org/fileadmin/events/2004/stocks/who_cares_wins_global_compact_2004.pdf
  • 黃朝琮(2022),〈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資訊揭露之規範:以重大性之判斷為核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22期,頁1-111。
  • 洪志銘(2022),〈ESG揭露很重要,瞭解ESG更重要〉,《經濟前瞻》,203期,頁17-20。
  • 廖建勛、陳揚仁(2021),〈ESG是如何成為全球投資指標的呢?〉,《月旦會計實務研究》,47期,頁68-72。
  • 林公孚(2021),〈認識ESG及其實施之道〉,《品質月刊》,57卷8期,頁4-7。
  • 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祕書處及本學會品質專案規劃委員會、ZDALC-CSQ ESG企業永續經營服務團隊(2021),〈ESG上市上櫃公司的永續發展藍圖〉,《品質月刊》,57卷1期,頁10-17。
  • 李智仁(2022),〈信託2.0:信託於ESG之體現與實踐〉,《月旦會計實務研究》,52期,頁60-71。
  • 李智仁(2022),〈ESG評等機制發展趨勢與問題解構〉,《月旦會計實務研究》,55期,頁72-80。
  • 葉欣誠(2022),〈理解ESG與企業永續的核心意涵〉,《月旦會計實務研究》,55期,頁41-50。
  • 王茜穎(2022),SDGs、ESG有什麼不同?兩者如何對照?一張表帶你看懂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2328
  • 何晨瑋(2022),永續報告書怎麼寫?一次搞懂GRI、SASB、TCFD準則 https://esg.gvm.com.tw/article/18790
  • 林仕祥(2022),企業揭露ESG績效,先搞懂GRI、SASB、TCFD國際揭露準則 https://esg.gvm.com.tw/article/5183
  • 陳瑋鴻(2022),ESG永續報告書》認識3種編寫準則,主動揭露企業ESG行為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bon-reduction/blog/3010749
« Back to Glossary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