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數位化時代下的⼈⽂學科總是在追趕著瞬息萬變的科技潮流,⽽奠基於傳統分析史料及⽂本的歷史學,近年來努⼒地在數位⼈⽂下找尋適合⾃⼰發展的空間。本演講將透過討論數位歷史點、線、⾯的發展及展望,進⽽討論數位⼈⽂和歷史普及化的關聯。
在點的⽅⾯,本演講將討論以基本檢索以及計量⽅式為主的歷史研究,並以目前在研究的中古英格蘭法庭為例。但檢索也只是替研究者篩選出⼀些分散的事實,如何講這些資料分拓展到線的網路,並將分散的事實串成有意義,才能成為可提供研究者養分的資料庫,例如:「蘇軾⽂史地理資訊系統」以及「台灣⽔圳⽂化網」。建立資料庫也有助於地⽅⽂化的再創⽣,本演講也將分享⽬前正由台師⼤胡耿銘博⼠在執⾏的⽇治時期櫟社詩⼈研究,講解如何透過數位⼈⽂的⽅法重建地⽅⽂化網路圖。最後,演講將討論數位⼈⽂在⾯的應⽤,即如何以新的⽅式,例如AI導覽或是古⽂物3D數位化,讓原本艱深的歷史資料透過國家或地⽅政府設立的博物館向⼤眾傳遞歷史,使歷史普及化,並提⾼⺠眾對於歷史的參與度及熟悉度。
歷史普及雖然能讓⺠眾更輕易地接觸到史料,但其中最為⼈詬病的⼀點為其⾼度的不正確性。在數位化的浪潮下,網路上充斥著各種錯誤資訊,抹殺了歷史作為⼀⾨重視正確性的學科的價值。本演講也將討論如何透過不斷精進的數位⼈⽂研究⽅法,建立準確性⾼的資料庫,替歷史普開創新的未來。
時間
2021年1月6日(三)14:00-16: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第一會議室
主講人
盧省言(英國倫敦大學高等歷史研究院博士)
主持人
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主辦
科技部跨領域專案計畫:人工智慧的創新與規範
協辦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如欲報名,請填寫表單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o1N4LukXJfGe1k8sDT7mcYP44BEbNeW2CjZAK8svbAYGL0A/viewform
聯絡人
蘇助理
as0200467@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