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名稱:第三次計畫討論會議
會議時間:2019年11月01日 下午12:00至14:00
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 法律學研究所 9樓 第二會議室
計畫名稱:科技部「人工智慧的創新與規範: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互作用跨領域專案計畫」
一、潛在合作對象
- 博後:本計畫可以聘請博後,不一定要法律專業,隨到隨審
- (個別)合作學者
- 先找認識的學者,並口頭或以email邀請
- 合作團隊
- 和外部已有規模的團隊合作
- 科學技術面的合作團隊,請資訊背景的成員協助
- 跨領域的團隊
- 方向、目的不該由技術專家決定,應提前納入公民參與、價值
- 多找類似案例,加入本計畫的資料庫
- 本計劃作為 hub,也可以在發展階段納入多元價值的討論機制
- 本計畫應與技術專家建立對話平台
- 連結人社中心的研究群(related projects)
- 把研究群(沒有網頁)的每月進度update在我們網頁,不只是成果報告
=> 相當於架一個研究群的子網頁
- 成為網頁裡面的附屬網頁
- 研究群正在進行「白皮書」的研議
- 已有framework,將逐步在每個項下填進內容
- 創建一個平台,讓大家隨時可以點進框架看目前的進度
- 四大AI研究中心在 external websites
- 把四大中心網站內部和我們計劃有關(人文)的細部連結附進related website
- 北醫 AI 法律評論網 https://www.aili.com.tw/ 附加入external website
- 把研究群(沒有網頁)的每月進度update在我們網頁,不只是成果報告
=> 相當於架一個研究群的子網頁
二、相關議題與連結
- 自駕車(本計畫重點)
- 項潔 http://www.digital.ntu.edu.tw/hsiang/
- 自駕車的責任難題
- 自駕車現今技術發展哪裡?討論人文視角前,需要對技術的了解
- 國家隊來了!台灣「自駕車產業聯盟」18 家上下游成軍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4756-taiwan-auto-pilot
- 領先全臺!北市完成自駕車擬真實證場域 邁向實現自駕車上路願景 https://doit.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4B2B1AB4B23E7EA8&s=25D0BA9CE8969445
- 蒐集、彙整台灣自駕車目前發展狀況
- 重新釐清責任概念、問題意識,思考自駕車面臨的問題
- youtube上不同年代的影片可供觀察
- 機器人戰士
- Boston Dynamics影片分享https://youtu.be/y3RIHnK0_NE
- 監控系統Surveillance system
- 中國:Gait Recognition 步態辨識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7-04/26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