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創新與規範:第五次計畫討論會議

會議名稱:第五次計畫討論會議

會議時間:2020年01月17日 下午12:00至14:00

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 法律學研究所 9樓 第二會議室

計畫名稱:科技部「人工智慧的創新與規範: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互作用跨領域專案計畫」

一、往後會議型態

  • 整理AI技術面議題清單,由計畫內相關領域同仁或邀請外部學者專家,深入撰寫、討論或演講。
  • 進行科技與人文的對話,例如AI的三個分期(階段),從科學領域、技術角度的分期,若用法律學者的觀點描述出這三個分期,是否會有扞格?
  • 需要團對成員的feedback,調整成對AI有興趣的人得以快速掌握其基本技術及精神的內容。

二、網頁更新

  • 網頁首頁
    • News:放與AI有關但不限於AI的最新發展要聞,以文繞圖方式呈現,同仁可自行加入各領域要聞,篇幅不需長。
    • Opinions & Comments:將來公共論壇以及跨領域研究的重點將會集中於此。陸續對外邀稿,與本計畫有關的領域,如社會、哲學。
    • Events:活動紀錄,去名化
    • Minutes:本計畫歷次開會紀錄。
    • 整理為去名化。
    • 往後或許找議題以討論的方式,做主題式的會議記錄。
    • 將Meeting Minutes橫幅照片改為第二會議室實拍照。
  • 是否訂購付費圖庫?
    • 目前使用免費圖庫+助理拍攝照片已足。
    • 數位文化中心或許也是一個圖庫來源。
  • AI papers:篇幅較長之學術文章(已發表或尚未發表均可)
  • AI database:目前功能尚未確定,暫時刪除。
  • AI law:相關法規範,持續增加中。
    • 會再增加金融監理沙盒的條例。
    • 範例: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
  • External Website:儘可能與外界連結。
    • 範例:四大AI中心、法律所的資訊法中心、AI法律評論網
    • 詢問林文源老師帶領的研究團隊連結加入的可能性。
  • 留言功能:
    • 持續討論。
  • 增加網站瀏覽數、討論參與度:
    • 持續討論。
  • 請「研之有物」協助宣傳、專訪

三、AI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介面

四、跨領域間之用語、概念協調

  • 人文領域學者或許對技術領域的用語會想深入了解,而本計畫可作為起步,整理架構起這些內容,做個list以供參考;但反過來說,說不定AI技術領域學者對人文的某些概念也會想深入了解,所以我們也可以有個list彙整人文相關概念,以達到相互間交流之作用。
  • 彙整出兩個list,作為networking的工具,彼此了解,嘗試達成用語的協調共識。
  • 網站的名稱keyword就是Network,如何形成聯絡、公告各方資訊的Network很重要。思考讓外部單位把他們想辦的活動資訊放上我們網頁,同時讓相關資訊學科透過我們網站向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