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假消息之量刑因子:新冠肺炎相關判決的法律資料分析——聚焦於傳防法第63條與嚴重特殊條例第14條—— (一)研究方法與敘述性統計
隨著科技的進步,訊息流通的方式已不僅止於鄰里間的口耳相傳,網絡資訊的傳播力已成為資訊傳遞之主流途徑,有鑑於錯誤、不實以及假訊息,影響民眾的生活與公共安全甚鉅,謠言或不實訊息的散播可能會嚴重影響國人社交生活及社會安寧、造成民眾恐慌及危害公共安全。本文將著重於統計判決文書所記載之資料,並提供讀者粗淺的研究建議。
隨著科技的進步,訊息流通的方式已不僅止於鄰里間的口耳相傳,網絡資訊的傳播力已成為資訊傳遞之主流途徑,有鑑於錯誤、不實以及假訊息,影響民眾的生活與公共安全甚鉅,謠言或不實訊息的散播可能會嚴重影響國人社交生活及社會安寧、造成民眾恐慌及危害公共安全。本文將著重於統計判決文書所記載之資料,並提供讀者粗淺的研究建議。
This talk, based on feminist and queer literature of BIPoC communities, invites the audience to engage into a feminist new materialist and Indigenous metaphys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body to collectively strive toward corporeal justice that will enable us to see bodies belonging to larger communities—ecological, planetary, and social.
新冠肺炎防疫與治理之人文社會反思計畫總辦公室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中心將於2022年11月5日舉行「新冠肺炎的文化想像與社會衝擊之人文反思」線上論壇。
在COVID-19這種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下,政府的公權力介入非常強烈,也因此很多國家和學者開始會擔憂公權力的介入將演變成一種行政上的越權,甚至侵蝕到個人權利。相對的,行政越權的反面,也有所謂的「行政不足」,也就是當國家的行政部門在法律面或是行政面上有能力去解決重要的公共問題,卻採取消極態度不去解決的情形。
國立臺北大學法學論壇將於10/22舉行,主題為:(1) 專題演講---法與疫 法與義 (2) 後疫情時代法治社會應有的堅持與調適
此份資料係利用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法源法律網,與Lawsnote,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與「提審」為關鍵字,搜尋並整理2020年12月至2022年06月共107件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