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發煤礦能源而迫遷滯留人民 德國法院肯認處分之合法性
於2023年1月,位於德國Nordrhein-Westfalen邦的小村莊Lützerath發生了一起警民抗爭的事件。在該事件中,數以千計的警察將人民從住宅裡拖出驅離,並且以怪手拆毀建築物。而這樣驅逐行為背後的目的是為了該區域豐富煤礦之開發。
於2023年1月,位於德國Nordrhein-Westfalen邦的小村莊Lützerath發生了一起警民抗爭的事件。在該事件中,數以千計的警察將人民從住宅裡拖出驅離,並且以怪手拆毀建築物。而這樣驅逐行為背後的目的是為了該區域豐富煤礦之開發。
於2022年年底,聯邦憲法法院對德國自由權協會所提的兩件憲法訴願進行審理程序。這兩件憲法訴願之爭點在於,黑森邦和漢堡市警察運用美國軟體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所提供之軟體Gotham以資料探勘之方式進行資料分析並建立個人檔案,以達到預防刑事犯罪之功能,是否合於基本法對個人資訊自決權之保障。
在防疫管制漸趨寬鬆之際,國家人權委員會與中央研究院合辦此次國際研討會,邀請德國及韓國非政府組織之專家,透過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學術單位間之對話,共同審視此一議題,希借鏡他國之經驗,深化人權保障之內涵。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國立中興大學、智慧永續新農業研究發展中心將於2022年10月24日舉行「人工智慧、倫理與法律:台德奧人工智慧法線上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維也納經濟大學奧地利公法及歐洲公法研究所、波鴻魯爾大學法學院將於2022年9月26日/9月28日/9月30日舉行「國際衝突時代的公經濟法:臺奧德公經濟法線上研討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2022年8月中旬提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並舉行「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公開說明會」,邀請PTT、Dcard、Meta、LINE等網路平臺業者與會。雖然在草案公告後即引發各界質疑,NCC並發布新聞稿指出目前仍為初版草案之討論階段,待與各界溝通始會繼續研議;然而,究竟數位中介服務法是什麼?其規範內容為何?而又引發了什麼爭議?仍有必要進一步釐清。
為限制數位市場中大型線上平台業者之市場力量,以避免科技巨擘與日俱增之市場地位而逐漸形成不公平的交易環境,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12月15日向歐盟議會提出《數位市場法》草案,作為歐洲數位戰略其中一項重要部分之具體實踐,以期建構有助數位領域創新發展的公平競爭環境,確保使用者與消費者擁有最廣泛之選擇。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國立中興大學、智慧永續新農業研究發展中心將於2022年8月10日舉行「人工智慧、倫理與法律:台德奧人工智慧法線上研討會」。
歐盟執委會在2021年4月21日,提出「人工智慧規則草案」,又稱歐盟「人工智慧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 )草案,是全球第一個概括性、對於非特定商品或特定領域,針對人工智慧之現象及風險所做的立法嘗試。因人工智慧科技之應用,將對於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基本權,造成危害與風險,因此人工智慧法將人工智慧科技當成一項商品進行管制,並仿效歐盟的商品安全法的管制模式,針對不同級別的風險採取不同強度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