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奕雅(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
各大社群媒體將川普帳號停權
2021年1月6日,美國前總統川普為了主張2020的美國大選結果不公,號召其支持者在華府前集會,並要求前副總統潘思(Mike Pence)必須拒絕承認美國現任總統拜登贏得選舉。在集會過後,一群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湧入美國國會山莊(Capitol Hill),企圖阻止裡面的國會議員對爭議州的選舉人票進行確認。在混亂當中,抗議民眾衝破警方封鎖線,進入國會大廈內部,這次混亂造成了一位警察與四位抗爭者死亡。
在暴動之後,川普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發布影片與貼文,把抗爭者稱為「非常特別(very special)」,並呼籲他們「和平地回家去(go home in peace)」。然而在影片中,川普仍堅持選舉結果是詐欺,並將他的支持者形容為受害者。1其後於2021年1月6日之後,Twitter表示因為川普的貼文嚴重違反Twitter的政策,起初僅禁止用戶對川普的貼文轉發(retweet)、按讚與留言,但之後則直接移除川普的貼文,並表示將永久將川普的帳號停權至Twitter詳細審核川普帳號的內容後。YouTube則把川普的影片移除,主張該影片「違反YouTube的散播選舉詐欺政策(violated policies on spreading election fraud)」。而Facebook和Instagram除了刪除川普的貼文,更直接宣布將關閉川普的帳號至少到政權和平轉移完成,拜登上任為止。2
2021年1月1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對川普的彈劾案,其理由為川普對於先前在華府發生的暴動中煽動暴亂(incitement of insurrection)。這次是川普第二次被彈劾,如果之後參議院也通過對川普的彈劾案,川普將無法再擔任公職。在輿論之下,川普於2021年1月13日被彈劾後幾小時,以白宮的Twitter帳號發布了五分鐘的影片,明確譴責上一周在華府發生的暴力事件,並表示:暴力與破壞在美國的運動中不應被允許。此外,川普在影片中也批評社群媒體封鎖其與其支持者的帳號的行為,對言論自由是「錯誤且危險」的。3
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於2021年1月20日已經正式上任,截至本文截稿為止(2021年1月22日),Twitter已經刪除川普的帳號,任何用戶都無法搜尋到該帳號。Facebook則保留川普的帳號與貼文,但川普本人無法再用該帳號發文。4

號稱言論自由天堂的Parler被下架
除了主流社群媒體,2018年開始營運的美國社群媒體Parler從經營之初就主打其為「言論自由的天堂」,言論自由審查政策十分寬鬆。因此吸引了一些極端保守派的用戶,現在也有不少較傳統的共和黨人士開始使用Parler。其運作模式與Twitter類似,用戶可以經營自己的個人檔案,也可以追蹤別人或推文。截至2021年1月,Parler已經有1500萬使用者。在2021年1月6日起各大社群媒體封鎖川普帳號後,備受川普的支持者與保守派喜愛的Parler用戶數目更是急速增加。
但在華府發生暴動後,Apple和Google的應用程式商店都主張因為Parler的用戶煽動暴力,而把Parler下架。提供Parler網路託管服務(Internet hosting service)5的Amazon Web Services, Inc.(AWS)也以Parler對於暴力內容審查不力為由,拒絕繼續提供網路託管服務,並表示Parler對於公眾安全造成真正的風險。如此一來,Parler在網路上形同被終止營運,其用戶不能再使用該社群媒體。6
Parler在被終止服務後,其公司Parler LLC在2021年1月11日於位在西雅圖的聯邦地方法院對AWS提告,主張AWS違反反壟斷法、違反雙方合約內容,並干擾Parler與其用戶的商業關係。Parler主張AWS停止提供Parler服務顯然是出於「政治動機」,是為了削弱Parler的競爭力並使Twitter獲利。Parler要求法院准許臨時禁制令(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使AWS必須繼續提供Parler網路託管的服務。7在2021年1月21日,聯邦法官Barbara Rothstein否決了Parler的請求,認為Parler所述情形尚未達到核發臨時禁制令的標準。8